朕就是亡国之君_第八百七十九章 海道清宁,番人仰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百七十九章 海道清宁,番人仰赖 (第2/7页)

意,满是笑容的说道:「唐指挥被这皇亲国戚的身份给耽误了。」

    唐兴没有把停罢下西洋的事儿简单的归因到势要豪右为了一己之私阻碍大明发展,而是综合考虑,就这一份眼光,就说明唐兴是足够胜任番都指挥,提督大明水师,前往南洋的。

    朝廷的效率要比民间效率低的多,这是科层制官僚制度下的必然弊病。

    若是外朝的文武官员也一起参与到了这官船官贸事儿上,文官、武将、宦官三方扯皮,这样的效率又如何跟大明漫山遍野的走私贩子争利呢?

    现在不应该叫走私贩子应该叫商舶了。

    大明的走私贩私的现象有多严重?到了弘治年间,甚至连世侯们都参与其中,比如两广总兵官、安远侯柳景,在广州电白港和两广总督秦练文武勾结,将倭寇来的硫磺、硝石等物运往安南,再从安南将粮食运到倭国换取倭银,赚的盆满钵满。

    最后这件事怎么闹到了朝廷?

    分赃不均。

    秦检举揭发柳景贪污军饷,屠杀良民,而柳景说秦纮残暴**,最后孝宗皇帝和稀泥,柳景虽然被削爵闲住,但是柳景的儿子柳文继续出镇两广,秦纮被罢了官,但很快就去了南京做户部尚书,没过多久就再次被启用。

    大明的勋贵、太监、文官、武将、缙绅、胥吏、商贾,全都是东南走私的参与者,朝廷用他们对他们的查禁,完全是隔靴搔痒。

    大明七下西洋开海路,将元末因为胡元失道导致封闭的海路再次开放,经过了数次下西洋的经营,终于贯通了南洋和西洋的海路,大明的走私贩子们,面对海贸的厚利,当然会铤而走险,在永乐年间,连驸马都尉都要私自造船跑这份买卖赚钱。

    商路畅通,之前的暴利正在趋于正常,大明朝廷的靡费钜万的下西洋,数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