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28 章 各国千里朝拜大明,当赠重宝,四书五经如何? (第3/4页)
有了此物,寒冬之时,百姓便不必使用作价高昂的木炭驱寒,当可大大节省寻常百姓家的开支用度! 此物作价实惠之极,想必就算是极为穷苦的百姓,亦能时时用之,此物,实乃是利民便民济民之物啊!” 李善长话音刚落,群臣皆是躬身齐声喝道:“臣等恭贺皇上喜得济世之物!” 然凡事有利皆有弊,待朱元璋缓缓坐回龙椅之上,太常寺卿孔希学出列道:“启奏皇上,若此物大行其道,为百姓所用,那木炭怕是难以...” 孔希学虽话未说完,可朝堂上皆是人精,又岂能不明白他话中的含义! 立于朱元璋身侧的朱标,眉头微微一皱,沉声道:“煤炭火炉大行其道,惠于千家万户,可谓济世良物! 木炭作价高昂,寻常百姓之家本就难以时时用之,否则,每年寒冬之时,也不至于有活活冻死的穷苦百姓! 再则,煤炭虽经久耐用实惠至极,然却异味颇重,贫困百姓定然不弃,富裕之家却是未必! 而木炭虽无甚异味,却价格高昂且不耐用,并非普通百姓首选之物,只有富裕之家,才能每日使用此物! 两者各有所长,又各有弊端,煤炭大行其道,虽有碍从事木炭过活之人,却无甚大影响! 再者说,又岂能因少数人利益受损,而置天下万民利益于不顾?” “老臣思虑不周,惭愧至极,还望恕罪!”,木炭价格高昂,且利润极高,内中本就有王公大臣参与其中,孔家自然亦不例外! 但面对朱标一番有理有据的反驳,孔希学亦只能徒叹奈何,毕竟,雄主坐朝,臣公又岂敢因私利...逆天而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