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1章 四年了,我们足足等了四年! (第8/15页)
是接送港岛或弯弯市民,去内地沿海城市的航班次数比较多,也在各沿海城市请当地导游,服务港濠弯游客。 “到1990年,直属赵氏和新世界等企业的内地职工,估计就150万了,加上港濠弯……” 这些还是赵东淮影视大亨之外,在各地开的企业工厂啊。 若是算上赵氏影业、包括德宝、星辉、天幕、肥景和徐珂的工作室,去内地开电影、电视剧项目,临时招募的各种团队?? 那就没法算了。 不过一个鹏城影视特效基地,招募的职工也是海量的。 “还好我不缺钱,不然每天一睁开眼,上百万人等着我发工资,那压力得多大啊……” 还好有挂,模拟器不是一般的给力。 这个春节,不止是赵东淮带着内地的60多万职工,包括这60多万个职工的家庭,过了个肥年,就算是海量的农民,同样因为他在助推着跑大毛熊的国际贸易生意,过了大肥年的。 整整一年,赵东淮本身加上千个的港濠弯大哥和骨干团,一直都是在高价收购大米小麦土豆玉米等等农产品,运去莫斯科发大财。 一个大哥运去10万件棉大衣,没有竞争者,一件能赚300块,竞争者多了,会跌落到250块、200块甚至100块层次的利润。 同样的,一个大哥在收大米小麦,收一斤能让农民比以前多赚一毛……那抢购的人多了,可能会让农民一斤多赚三四毛的。 当然,那些家伙包括赵东淮本身,不可能寻找到一个个农民家庭里,挨家挨户买粮食,那个效率太慢。 但他们找国有企业、大机构买,就是一层层向下送红利的,向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