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94 华夏的那点儿事儿(4) (第4/10页)
达皖南时就已经减员一半。而现在太祖的要求可是更高,要在刮统区长期周旋,能不能坚持一年半年真心是不好说。 粟大将认为如果要执行太祖的计划,减员可能高达五到十万,而如果在苏北、山东和豫东等拥有根据地支援的地区作战,以五到十万的减员来说可以消灭更多的敌人,而且部队还能更好的补充和休息。 粟大将认为继续在豫皖苏地区作战有三个优点:第一,中原地区广阔,有三条铁路干线和一些大城市,这些都是敌人需要分派重兵把守的,所以敌人看似兵力很多,但是却背上了大包袱。因为防守要点的任务很重,所以敌人的机动兵力其实是不足的。如果我军在这一地区积极行动,必然能调动敌人,为我军歼敌于运动之中创造战机。 其次,中原黄淮地区地势平坦,交通发达,固然便于敌人互相支援,但同样也有利于我军广泛机动作战,尤其是在铁路和公路被我军破坏的情况下,敌人的机动能力反而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我军可以充分发挥徒步行军能力强的长处,迅速集中兵力,从四面八方分进合击敌人,实现战役上的速战速决。 最后,中原黄淮区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而且背靠河北,可以从东北和苏联接收物资并得到大批人力支持,特别是可以较好的保障伤病员的安置和治疗。 粟大将还认为:“要在广阔的中原战场打大规模的歼灭战,我军必须组成强大的野战兵团。在一个战役中,我军既要有足够数量的担负突击任务的部队,又要有相当数量的部队担负阻援和牵制任务。而此时,从中原战场调走两到三个纵队,未必能调走敌人三到四个主力师,毕竟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