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40 雾风的新工作 (第6/8页)
改进为216型飞行器,全重81千克,还装了一套新的飞行系统。最初的06/1只能控制水平尾翼,而06/3还能控制副翼,也就是二轴稳定驾驶仪。 216飞行器在实验中爬升到了600米,最后在发射位置1.5公里外爆炸,偏离预定航线1.4公里(简直可以说是乱飞一气)。经过改进后的216飞行器则获得了212的编号(天知道苏联人是怎么排编号的),212更进一步采用三轴陀螺稳定飞行系统(也叫gps-3,跟现在的gps没关系哈)。 按照苏联当时的计划,212飞行器应该能打击三十公里外的地面目标。采用orm-65发动机,这是瓦伦汀.格鲁什科研发的发动机,重量大约是10公斤,但推力高达150千克,采用煤油和硝酸双组元推进剂,也是苏联当时最先进的火箭发动机。 但是,这个发动机的选择在当时的争议却很大,喷气院的总设计师偏向格鲁什科的发动机,但其他人却更喜欢火箭研究院由米哈伊尔.蒂霍拉沃夫研发的液氧推进系统。后者最大的麻烦是液氧需要低温储存,cao作极不方便,而且实战中液氧瓶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当时科罗廖夫选择支持总设计师的选择(也就是orm-65),而液氧发动机支持者全是原莫斯科反推动力研究组成员(科罗廖夫也是),之所以要提一下,因为科罗廖夫后来入狱就跟这个选择有莫大的关系。 后来212项目一直持续试验,到了1937年也就是大清洗高峰时期,动乱也给试验带去了麻烦。先是各种拖延(这在当时是很要命的,上头不喜欢拖延),然后是生产出来的发动机质量很糟糕,直接导致了生产212飞行器的计划没有落实。而这就给了科罗廖夫的反对者借口,很快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就被调离领导岗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