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99 左还是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99 左还是右 (第3/8页)

是老掉牙的t-26和bt-5,比较先进的t-34、t-35和t-54数量还不足一百辆。

    应该说,战前的机械化军实力已经消耗得七七八八了,此时就发起反击,真心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不光是机械化军实力不足,步兵也普遍感到缺乏重武器(相当一部分火炮被遗弃或者就地摧毁了),师属炮兵团普遍只有一个半营的规模。

    空军也存在实力不足的问题,不过他们的问题不是损失过大,而是战前在三十年代生产的那一批伊-15、伊-16和sb-2、db-3在这场战争中显得毫无作用,只能承担少量的作战任务或者干脆用来当教练机用。

    而新式的雅克、拉格系列战斗机以及轰炸机和攻击机产量还不足以完全抵消上述那些飞机的空缺,而且培训飞行员也需要时间。总而言之,空军显得青黄不接,需要时间来过渡。

    总体而言,红军显得很虚弱,迫切地需要重整,而这需要时间。如果再不管不顾的傻乎乎的进行反击,红军恐怕又会遭到更多的损失,需要调补的窟窿也更多。

    按照李晓峰的估计,红军需要至少半年的时间才能喘过气来,甚至时间可能更长,最乐观的估计,在1942年下半年红军才有反击的能力,在此之前谈反击,都是不切实际的说梦话。

    图哈切夫斯基和李晓峰的分歧太大了,而他们背后的支持者的态度也比较暧昧。先说托洛茨基,老托难道依然是被图哈切夫斯基带沟里去了?

    恐怕不是这样的,托洛茨基并不赞成图哈切夫斯基尽快发动新一轮反击的设想,作为人民委员会主 席,各种数据汇总到他那里之后,很轻易的就会得出一个结论——红军需要休整需要回复实力。

    所以他并不赞同图哈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