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9 战争前夜(上) (第3/8页)
,他从自己的个人经历里得出了一个结论:“少年不吃苦老大徒伤悲。” 少年时代的生活太过于轻松惬意,并不是什么好事。正所谓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很难想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公子哥能有动力上进。当然,他也没打算将叶夫根尼培养成什么所谓的栋梁之才,他觉得以那小子的资质和家世,也不在乎成不成栋梁。而且所谓的栋梁不过是比较特殊的苦逼而已,压力太大。 李晓峰只希望叶夫根尼能接触真实的社会,懂得一点人间的疾苦,不至于将来真的变成一个二世祖或者纨绔子弟就够了。所以将他放到少年军校那个特殊的地方摔打摔打就很有必要了。 可怜的叶夫根尼,压根就不知道,他是上了亲叔叔的恶当。进入军校之后,举目无亲又缺少相应背景显得异常特殊的他有一段时间真心是生不如死。被孤立在同学的圈子之外,连个能说话的朋友都没有,而学校的领导又看他不顺眼,可想而知,他过得有多么艰难了。 甚至一度叶夫根尼自己都打了退堂鼓,觉得现在的生活比被他那个拜金主义的母亲控制还要可怕。不过在期中考试之后,他的处境开始发生了改观。 为什么?叶夫根尼的成绩相当的好,在同年级中位于第一。当然,这其实也有点胜之不武,毕竟他从小开始的教育环境跟周围的同学没法比。军人家庭,尤其是从国内革命战争过来的军人家庭,家长的文化素质真心只有那么回事,甚至相当一部分中级军官都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指望文盲们能教育好孩子。嘿,这么说吧,俄罗斯军人们喝得大醉酩酊的时候教训孩子的唯一方法就是棍棒。 而叶夫根尼则是接受了最好的贵族式的教育,而且他正儿八经的上了大学预科,考大学就跟玩一样,跟半吊子的军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