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1 无题 (第8/8页)
趋向于求稳,只想先糊弄过这个事儿,等大会开完尘埃落定了再做计较。 如果军 委里全都是斯 大林的人,那么这个事儿还真就这么办了。问题是,军 委里还有托洛茨基当搅屎棍,而且李晓峰也不支持这么做。 原因很简单,当关东军在边境线上虎视眈眈的时候,通过外交渠道,双方已经打了一波嘴仗。关东军说是剿匪,还说蒙古国故意纵容和支援土匪袭击伪满洲国地方政府,要求蒙古国将逃到境内的东北抗日同盟军交出去。甚至还要求重新划定哈拉哈地区有争议的“历史遗留”国境问题。 这么说吧,日本人的气焰是比较嚣张的,反正李晓峰是绝对不答应将东北抗日同盟军交出去的。相反,他认为完全可以干一家伙,让关东军老实一点。 至于托洛茨基,此时在军 委势单力薄的他,已经完全变成了搅屎棍子,总是想方设法的添乱。比如这一次,伏罗希洛夫代表斯 大林说要外交解决问题,而他就偏偏要唱反调: “政 治局和军 委之前已经在相关问题上做出了决定,必要的时候进行一场自卫反击战,借此来打消日本人不切实际的野心。我看现在条件就成熟了,为什么不打?” 甚至这位不光说要打,还提出了必须要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否则那就是军 委负责这个问题的领导失职! 托洛茨基不光在军 委上喊打喊杀,还发动了舆论的力量给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添堵,一连几天,不管是《真 理报》还是《共青团员真 理报》都大喊日本威胁论,号召全体公民拿起武器保卫苏联以及盟友的每一寸土地。 反正这几乎是给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逼进了墙角,可以说只要在这个问题上稍微有那么一丁点儿闪失,那就是万劫不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