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0 基尔波诺斯(上) (第6/8页)
一机械化军到了为国捐躯的时候了!” 彼得罗夫斯基彻底的贯彻了这一指示,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上马乌基尼亚变成了一块铁板,在未来的一个星期中,顶住了德军第一坦克集群的数十次攻击,击毁了超过三百辆坦克和二十架飞机。 不过暂时我们要说的不是彼得罗夫斯基的故事,而是第三集团最后的浴血奋战。在8月3日,就在军 委决定大撤退的同时,包围圈中的第三和第十集团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其中第十集团军已经基本被歼灭,包括集团军军长、参谋长在内的所有高级军官全部壮烈牺牲,包围圈里残存的部队全部由基尔波诺斯上将统一指挥。 当然,统一是统一了,但战斗力真心是不剩多少了,在此时,两个集团军已经只剩下五万余人在继续战斗,其余要么死了、要么被俘或者从认为的失踪了。 甚至一度基尔波诺斯上将亲自上阵,指挥一个反坦克炮组在短时间内摧毁了德军的五辆坦克,其中至少有一辆是他亲自cao刀的……现实是残酷的,苏莱尤维克郊外根本就无险可守,用基尔波诺斯上将本人的话说:“在苏莱尤维克,从地上铲出几锹土,堆上几个沙包就算是工事(引自基尔波诺斯上将本人的战地日记,这份宝贵的资料在最后时刻来临之前由其参谋带走,他是整个第三、第十集团群活着突出包围圈幸存下来的131个人之一。” 话虽然有点夸张,但是司令官寥寥数语也凸显出了形式的严峻,情况真有那么糟糕吗? 实事求是的说,真有!按照军 委之前就地防御等待救援的指示,第三和第十集团军在野地里构筑了一片半径五到十公里的“堡垒”防御圈。不过,因为缺乏重型机械,紧急挖掘的战壕虽然遍布“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