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27 坦克炮之争(4) (第5/8页)
静破甲弹威力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这依然仅仅是看上去很好。 那么李晓峰是怎么提高nvk-150破甲弹的威力呢?他分成了几个步骤,第一步,就是将老旧的机械引信改进为压电引信。 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进呢?破甲弹虽然有很高的理论破价值,但这需要破甲弹的金属射流达到一个最佳距离引爆(也就是最佳炸高),只有在这个距离上才能得到截面积最小、密度最大的金属射流。如果起爆过晚,金属射流还未达到最密集的程度就打在打在装甲板上,自然威力大减;而起爆过早,金属射流效能又大大降低,很容易断裂。 这就对引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做到在最佳炸高时引爆,精准的一触即发。可二战期间,破甲弹采用的大部分是传统的机械引信,根本控制不了炸高,所以破甲威力就很不理想。 而压电引信则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所谓的压电引信就是在弹体头部装一块压电陶瓷,这种陶瓷能在足够力度的撞击下产生近万伏的脉冲电流,用该电流引爆电雷管。它既有足够的反应速度(电流的速度就不用说了吧),又有比较高的安全阀值,保证没有足够的撞击力度就不会引爆。 说到这,同志们也该明白美帝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给装甲车焊接那么多“鸟笼子”和“防盗网”是做什么用的了吧?其实其用处很简单,就是对付压电引信的。 装备压电引信的火箭弹撞上了“鸟笼”和“防盗网”,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铁条卡住,被卡住之后,自然引信就不可能工作也就不会引爆破甲弹。第二种情况是撞上铁条爆炸,前面说了,破甲弹的射流对炸高是很敏感的,一般“铁笼子”跟主装甲是有一段距离的,没有了最佳炸高,射流对主装甲的侵蚀自然是大打折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