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19 双赢 (第7/8页)
抗了多久?更何况,这三个国家纵深太有限了,在那里驻军恐怕除了被红军全歼就是****下海喂鱼。所以英美在这种情况下,恐怕更可能是死守大不列颠。 也就是说李晓峰用后退一步的方式,直接将英美的大兵哥撵到大不列颠去了。在欧洲大陆缺乏存在感,英国和美国对欧洲的支配力和影响力将直线下降,这可是比在德国驻扎百万大军要给力和实惠多了。 当然,以戴高乐的政治智慧也能猜到李晓峰打的什么盘算,但是他却欣然接受了李晓峰的说法。那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个提议对法国有利。 武装德国确实可以在西欧筑起一道围墙,让德国人充当人rou盾牌消耗红色钢铁洪流的凶猛势头,为西欧国家或者说为英国和美国争取更多时间。但是说到底,不会有人相信德国会如此给力,能挡住俄国人的铁蹄。说到底西欧陷落仅仅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已。 一旦红色钢铁洪流碾过德国,那接下来谁能挡得住?哪怕是戴高乐也不得不承认,以法国以及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国力在欧洲的陆地上对抗强大的红军,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说白了依然是为美国和英国争取时间而已。 这种针尖对麦芒的搞法,其实等于是刀尖上的舞蹈,一旦擦枪走火后果不堪设想。与其大家一起对着瞪眼,然后互相吓唬,不如各自后退一步,双方来个眼不见为净。 不光是因为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戴高乐看到了一种可能,如果在德国地区并没有尖锐的对抗,那美国人和英国人就没道理留在西欧大陆上。而他们离开了,西欧各国将更加的自由,将享有充分的自主权。 戴高乐很看重这种自主权,而且没有了英国和美国的干扰,法国在欧洲大陆这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