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623 发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23 发展 (第3/8页)

人高度怀疑是苏联下的黑手,可是不管怎么检查,冯布劳恩都没有任何中毒的迹象,反而怎么看都是因为心脏骤停猝死的。

    无奈之下,美国人也只能承认自己的运气太不好,好容易搞到了一个火箭专家,谁想到就猝死了。比较有意思的是,猝死的不仅仅是冯布劳恩,这位火箭天才团队中最重要的那几个核心任务,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都死得不明不白,有食物中毒死的,有洗澡时触电死的,甚至还有吃枣子被噎死的。总而言之,这一批德国火箭专家还没发挥出什么作用就全部嗝屁了。而之前美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储备并不是那么充分,没有了冯布劳恩一干天才,其进度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按照kgb的估计,就算元老院敞开的花钱,不计成本的投入,美国也很难在1955年之前研发出刊用的洲际导弹。而实际上美国人的投入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因为苏联不仅仅是在洲际导弹这一项上给美国施加了压力。包括原子弹、氢弹,包括核动力装置,包括防空反导,甚至还有其他常规军事领域,苏联都给美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比如在防空反导领域,苏联第一代s-25金鹰防空导弹,也就是人所共知的萨姆-1导弹已经在1947年投入生产。虽然s-25系统体积庞大,发射准备工作繁琐,但毕竟是一款成功的防空导弹,对美国的战略轰炸机产生巨大的威胁。

    而且苏联也在持续不断地改进s-25系统,1948年其改进型号s-75经过了国家靶场的测试,正式宣布投入服役。而此时美国的“三t”导弹还全部都在绘图板上,从这个角度说美国人又输了一阵。

    甚至在美国人优势很大的项目上,苏联也在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