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8 局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8 局势 (第6/8页)

德施泰德命令自己的装甲部队在罗马尼亚军队的掩护下兵分两路,一路向哈尔科夫方向突击,准备一举捣毁这个重要的军工基地,而另一路则直接北上朝着莫斯科进发。

    其中攻击莫斯科的集群大约有三个军约合十个师,而攻击哈尔科夫的大约有两个军约6个师。如此一来,沙波什尼科夫的压力就小了不少,虽然依然大约有40个师将基辅包围得水泄不通,但和之前相比,敌人已经少了很多。

    不光是基辅方向的压力轻了,在尼古拉耶夫,德军和罗马尼亚军队的进攻也被打退了,而基洛沃格勒德的轴心国军队则干脆转入了防御。从某种意义上说,红军之前在乌克兰南部的摇摇欲坠的防线竟然在德国人的帮助下稳固了,这恐怕是希特勒没有想到的。

    当然,元首没有想到的还有很多,他之前一直以为苏联已经是樯橹之末,只要继续进攻,只要再加一把力,那头傻骆驼很快就会被压垮。但是他没有想到,红军的韧性比他想象中要强得多。

    北上进攻莫斯科的部队,刚刚抵达克洛托普就遭到了红军中央方面军的机械化第30军、步兵第50军、第62军的迎头痛击,这七个师不光挡住了德军,并在接下来的交战中轻而易举地打退了德军,迫使德军被迫后撤。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明明德军兵力还占优势。这么说吧,德军的兵力占优势仅仅是纸面上的,看上去德军集中了十个师,大概合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很好很强大。可必须也要看出,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被大量消耗的不仅仅是红军,德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就拿南方集团军群举例,高强度的连续作战下来,作战部队平均减员四分之一的样子,尤其是装甲部队,在红军的打击下,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