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65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59 (第2/6页)

色列开打,也不会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这仅仅是局部冲突,最后只要刹车捏在美国手里,就是进退从容。

    带着这样的想法,杜鲁门很快就默认了纳赛尔的行动计划,当然他既没有同意也没有反对,这是必要的政治正确。杜鲁门实在是不想再次重蹈猪湾事件的覆辙了。

    结束了对美国的访问,获得了比较乐观的结果让纳赛尔也是信心大增。返回埃及之后,他立刻全面动员准备一举荡平以色列。

    让我们再看看以色列的反应。《旧约》上曾经说过,以色列是一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但是这话大半是不靠谱的,大概是上帝他老人家忽悠以色列人的。不管是从地理气候还是从政治历史来看,以色列都是一片流淌着鲜血与眼泪的土地。这里的土地并不肥沃,也并不适合耕种,可以说是类似戈壁的不毛之地。而最早的犹太人恐怕农耕技能也不发达,过得是游牧生活,甚至觉得游牧的人比农耕的人地位还要高一点。

    这不是瞎掰,一样能从《旧约》中看出端倪,比如著名的该隐与亚伯的故事,该隐就是种地的,而亚伯则是牧羊的,祭祀上帝的时候,老爷子更喜欢吃rou,所以选择了亚伯的小羊羔,而不要该隐的“素菜”。不光是这一例,后来耶稣基督也是牧羊的,从社会学的角度讲,牧羊象征着管理和统治权,是上位者的象征。

    当然,这也有点扯远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说,犹太人的祖先随着摩西逃出埃及之后,实际上并没有马上前往以色列这块应许之地,而是在西奈半岛的旷野上流浪了很多年,在那些年犹太人过的就是游牧生活。实际上摩西本人也没有到过应许之地,遵从摩西的指示,率领犹太人抢下应许之地的是摩西的助手约书亚。

    不过犹太人抵达应许之地之后,也开始发生了转变,从游牧向农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