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3 巴巴罗萨(3) (第7/8页)
他只能退而求其次:“我只能保留自己的意见,我始终认为在战争刚刚爆发的时候就冒险反击风险太大。而基辅对前线维持攻势也有重要的意义。我必须请同志们注意,基辅囤积了大量的物资,一旦敌人截断了从基辅通往前线的交通线路,乌克兰方面军的攻势能不能维持都是一个问题。我坚决要求立刻抽调部队前往基辅,哪怕是不能从乌克兰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抽调,也必须从其他方向抽调部队,比如高加索方面军或者中央方面军。” 对此图哈切夫斯基表示反对:“决不能从中央方面军抽调部队,作为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至关重要的预备队,中央方面军关系到第二阶段对德反击的成败,中央方面军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军 委最后决定从高加索方面军和克里米亚方面军抽调15个师的兵力去填基辅的坑的。不过在李晓峰看来,这点儿兵力根本就不够,哪怕加上这15个师和基辅军区留守的部队,在基辅周边也只有不到30个师的兵力,面对60个师的敌人,谁敢说万无一失。 不过图哈切夫斯基却不管这么多,他已经一门心思的扑到了歼灭敌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略构想里爬不出来了,一心想以攻对攻的他,以及一心想用最快的速度解决德国问题的托洛茨基,再加上一个不愿意丢掉一寸国土以及被东波兰友邦哭哭啼啼弄得心烦不已的斯维尔德洛夫,想要改变作战计划何其困难。 对于这样的冒险,不光是李晓峰有微词,前线的军官,比如罗科索夫斯基、比如梅列茨科夫、比如科涅夫,都表示了相当的担忧。 比如现任第6机械化军军长的科涅夫就表示:“进展并不顺利,当面之敌抵抗顽强,机械化部队的推进相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