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233 转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3 转变 (第4/8页)

你们当家还是军 委当家,这个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必须严肃处理!

    严肃处理?那处理谁呢?这时候就能看出有没有靠山的重要性了,朱可夫有沙波什尼科夫和铁木辛哥背书,而且给出的理由也勉强过得去;华西涅夫斯基那边有图哈切夫斯基撑腰,腰板那是梆梆响,自然也是不怵。

    科涅夫呢?他有啥?啥都没有!你想想,科涅夫如果有给力的后台,能给扔到中亚军区坐冷板凳?三个人中间就属他最没有后台,军 委不捏他这个软柿子都对不起观众了!

    很快,科涅夫就被军内和党内严重警告,军 委命令他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抵达乌兰巴托,立刻将惩罚刮民党的任务挑起来,否则军法论处。

    这真心就是欺负人了,反正科涅夫是差点吐血,然后呢?然后科涅夫就只能带着一肚子的闷气前往乌兰巴托上任了。反正当时的科涅夫是很气愤很受伤,不过在他抵达了乌兰巴托之后,情绪倒是平稳了不少。

    倒不是科涅夫认命了,像他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认命?遇到一点挫折就唉声叹气就破罐破摔的人,一辈子都不可能取得像样的成绩,更不可能成为所谓的“人上人”。科涅夫之所以能从政工干部变成军事家,而且是苏联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就源自他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

    科涅夫绝对不会认命,看看历史上他屡屡受挫时的表现,他怎么可能破罐破摔?科涅夫不光没有破罐破摔,反而在积极的总结经验教训。

    那科涅夫自认为获得了什么教训呢?当时他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朝中无人事难办,没有一个给力的靠山,他哪怕就是才高八斗也只能当踏脚布。看看朱可夫、看看华西列夫斯基,跟他一样都顶了军 委,为啥受罚的就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