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12 火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2 火箭 (第8/10页)

动机作为动力来源吧?

    解决这个问题的突破口不在冯布劳恩,而在另一位德国工程师手里,此人叫赫尔姆斯.******。这位当年在帮德国海军搞先进潜艇研发,他主要负责动力这块。

    众所周知,常规潜艇受限于蓄电池的水平,隔一段时间就得上浮打开柴油机带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那么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潜艇摆脱这种限制呢?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核动力,不过那个年代还不现实。为此工程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干脆携带多一点氧化剂,咱们在海底也能开柴油机发电,比如苏联在二战中就尝试过储存液氧,不过低温储存的液氧危险性实在太大,弄不好就要爆,自然的俄国人是失败了。

    ******想到的办法是双氧水,这玩意儿比液氧安全一些。可以常温储存,更重要的是,双氧水催化分解时可以长生富含氧气的水蒸气,温度可以达到五百度,这个温度足以使烃类或者醇类燃料自然。也就是说无论是双氧水直接催化分解,还是进一步与燃料混合燃烧都非常适合驱动涡轮机,这种涡轮机就叫******透平。

    当然双氧水具有强氧化性,还是相当危险的。比如1934年3月,冯布劳恩的助手沃姆克博士将双氧水同酒精混合时就发生了爆炸,当场炸死了包括沃姆克在内的三人,一度的双氧水加酒精的思路被禁止。

    好在很快德国空军通过实验证明将********盐溶液作为催化剂喷射到高浓度的双氧水中可以触发稳定的分解反应,这才使得德国人重新捡起******透平这条路。比如说v-2的涡轮泵就是由双氧水分解驱动的,由于其中并没有发生燃烧反应,因此这种泵只能叫气体发生器,而不能叫燃起发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