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8 最后的准备 (第3/8页)
让形势进一步恶化,这在政治上恐怕会失分的。 原因其实很简单,李晓峰相当清楚,张鼓峰易守难攻,一旦被日军夺过去,想要将其夺回来恐怕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历史上红军的教训就摆在那里。 后来也证明了李晓峰的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此时沙草峰的形势就很糟糕了,没等增援部队抵达沙草峰,马哈林中尉带着战士们已经同扑上来的日军进行了白刃战。 当时,马哈林中尉高呼:“为了祖国,前进!”第一个跃出战壕带领战士们进行反冲锋,战士伊万.什梅列夫和瓦西里.波兹杰耶夫相继牺牲,马哈林也很快被敌人的刺刀穿透胸膛。最终苏军仅有六人突围而出。当苏军增援部队赶到后,日军见兵力不占优势,便撤至沙草峰以西不远处进行监视,与苏军形成对峙,直至深夜。 当晚19时20分,远东边防军和内务部队军区司令用部队专线向远东红旗方面军进行了汇报:“18时20分,我军重新夺回沙草峰,发现马哈林中尉及另外四名战士遗体,日军已经撤离沙草峰,驻扎在据边境线3400米处中国境内……” 反观日军第19师团,他们的第一份战报于17时30分送达汉城的朝鲜军司令部,报告中竭力强调沙草峰和张鼓峰的情况不同,它不是界限不清的地区,同时宣称一切责任由师团长(尾高龟藏)承担。 其实尾高龟藏的言外之意很清楚,他认为苏军侵占了沙草峰,作为伪满洲国的宗主国,大日本皇军有理由也有责任将沙草峰夺回来。实际上就是说开战有理,独走无罪。 不过中村孝太郎却对尾高龟藏的做法相当的不满意,因为之前陆军大本营已经强调过了,做好战斗准备可以,但是不听命令擅开战端不行! 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