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0 会面 (第2/8页)
报纸上不断地分析苏联将会再次发生雪崩似的大坍塌,德军很快将攻到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如果没有英国的帮助,俄国人马上就药丸。 “继续加强宣传,现在是争夺舆论制高点的最重要时刻,必须让全世界都认为大英帝国才是民.主自.由世界的唯一领导者!必须沉重地打击布尔什维克的气焰,为将来同他们的战斗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丘吉尔也有些兴奋,他也是苦逼了两年多,如今总算能吐尽胸中的浊气了。而且阿拉曼的胜利也确实有代表意义,这意味着帝国重新在北非站住了脚,而随着美国加入战争,形势只会越来越好! “火炬行动准备得怎么样了?”老烟鬼有些急迫地问道。 “问题颇多,海军方面对进行一次如此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并没有多少信心。” 英国人确实对美国人挺没信心的,他们始终认为这个小表弟战斗力太有限。一次如此大规模的横渡大西洋的两栖登陆作战,说实话,太不可想象了。如果不是两国元首强烈地坚持,不管是皇家海军还是美国海军都想撂挑子。 这么说吧,当时对火炬行动有信心有兴趣的恐怕只有巴顿一个人,这位一心只想打仗的老骑兵恨不得一个人划着木筏子去北非找德国佬干仗。 当然,和历史上相比,火炬行动的准备周期被大大缩短了,主要原因是美国虽然晚参战一年,但是战争准备工作依然是按部就班的进行,当火炬行动的方案出炉之后,土豪美帝分分钟就搞定了行动需要的一切。 只不过罗斯福当时最关心的并不是火炬行动的成败,这次行动更多的是测试和试探,仅仅是检测美军的战斗力而已。罗斯福很清楚,欧洲战场上的关键不在北非,甚至也不在英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