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17 整风难 (第6/8页)
有一种想法,那就是借此看一看某仙人的成色,如果某人能将整风开展下去并取得不错的效果。那导师大人恐怕不会反对他接斯维尔德洛夫的班,否则,那今后的事儿恐怕还很难说。 也就是说整风其实就是一块验金石,就和列宁之前拿托洛茨基磨砺斯 大林和斯维尔德洛夫一样,如果某人被验证是块金子,那才有资格更进一步。 李晓峰吸了口气,这个挑战他接下了,如果连军队这个官僚气息不那么严重的相对封闭的小社会都搞不定,今后他凭什么去搞定外面那个更复杂的官僚社会? 不解决官僚问题,或者说不确定一套有生命力的人事制度,有再多的奇思妙想也救不了苏联。是的,经过这些年的锤炼,李晓峰已经发现了,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最可宝贵——那就是人才。 制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换句话说,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去维护。否则,看看印度,这也是所谓的民 主国家,按道理说制度是科学的,但是印度一大半的人口都在贫困线上挣扎,推诿扯皮朝令夕改的糊糊事少吗?换做大和谐国人民生活在那样一个国度,恐怕造反起义是此起彼伏,脑壳都不知要打碎了多少。 制度建设很重要,但是如果这套制度选拔不出出色的人才,最终也是完蛋。李晓峰现在保证不了制度,那个暂时不是他能插手的,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多选拔一点人才,尽量保证官员的素质。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不容易,首先就要淘汰掉那一部分不称职的老革命和老资历。 “必须打破苏联的干部能上不能下的桎梏,必须要淘汰掉相当一部分不称职不作为的干部,用新鲜血液取代他们!” 李晓峰在给鲁祖塔克的信中如此写道,某仙人在离开莫斯科的时候,偶然间发现鲁祖塔克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