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 飞机的问题(上) (第3/9页)
实有,不过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可怕,根据契卡洛夫试飞的结果,跃升中陷入尾旋之后,只要保持冷静,按照教材上教导的改出方法,最后都会平安无事地改出。其具体cao作步骤是:倾斜一侧机翼并作小半径转弯,轻轻地蹬舵拉杆。 甚至因为伊-16量产型号改出螺旋的性能之突出,还引起了总设计师波利卡波夫的震惊,按照老波原本的估计,伊-16应该更加危险才是!! 最后再谈谈伊-16座舱烟雾过大的问题,其实这是发动机废气被气流带入座舱,尤其是早期型的伊-16-4和伊-16-5使用封闭座舱,废气透过仪表板慢慢向座舱渗透,而封闭座舱“排气性”比较差,自然让飞行员比较遭罪了。只要修改机头的整流罩之后,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么说吧,托洛茨基谴责伊-16性能恶劣,这更多的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作为实战上第一种投入使用的单翼战斗机,伊-16确实有不少小毛病,但是这些小毛病并不是不能解决或者克服的。只要飞行员熟悉了这种新战斗机,大部分问题自然的就消失。至于那些小问题是瑕不掩瑜的。而为了这一点点小问题就全盘否定伊-16,全盘否定单翼机的发展方向,这才叫莫名其妙和不负责任! “我反对这种说法,”李晓峰立刻就站了起来,迎头反击托洛茨基:“伊-16确实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尤其是要注意到伊-16刚刚进入空军服役不到一年,飞行员同志还没有熟悉这种先进的战斗机……在这种情况下就仓促地下一个不负责任的结论,甚至终结单翼飞机的发展,这是极端愚蠢的举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