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88 奇怪的战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8 奇怪的战斗 (第2/8页)

数部队,遭到德军进攻之后,一律不要硬抗,扛得住那就扛一会儿,扛不住的时候,那就赶紧撤,

    可能有同志要说,这是什么鬼的指导思想,按照这种打法,不就是鼓励部队不抵抗吗?

    不是不抵抗,而是灵活的选择抵抗的策略,明明你都扛不住了,继续硬抗除了造成无谓的伤亡,还能有什么意义?罗科索夫斯基手头每一个士兵都是宝贵的,不能随便浪费。

    所以他采取的策略是将敌人放进来慢慢熬,怎么慢慢熬呢?请注意那四十公里的防御纵深,虽然在这四十公里的纵深上没有一条完整的整体防线,但是各种排连级别的小型防御阵地是星罗棋布。在这四十公里的纵深中,只要是像样的建筑、高地或者树林和河流都被罗科索夫斯基利用了起来。德军每前进一两公里左右就会撞上一处红军的阵地。

    按照德军攻克卡林科维奇的作战意图,肯定不能不打,绕过这些阵地等于是在后勤线路上留了一堆定时炸弹。所以德军必须要排雷,每一处阻击阵地只要能迟滞德军一个小时,四十公里的纵深不说多了,迟滞四十个小时不是大问题吧?

    四十个小时似乎太短了?那得看你怎么算,欧洲战场上很少有夜战或者夜袭,从早上五点到晚上六点,这也就是十来个小时,还要扣除德国佬吃饭和稍作休整的时间,一天能排除十个“地雷”估计就是极限了,四十个地雷就需要至少四天的时间。

    而且这还是用最乐观的计算方式进行估计,实际上在一些比较险要的阵地,肯定不止固守一个小时,根据罗科索夫斯基的判断,这四十公里的纵深应该能至少为他争取五天的时间。并且,罗科索夫斯基从来都不是光挨打不还手的傻瓜,他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德国佬一路顺顺利利的碾压他的防线。比如说战斗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