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200 听谁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00 听谁的? (第6/8页)

方的意见可以说是高度对立谁也不服谁,一时间陷入了僵局。

    “政治才是第一要素,军事行动必须服从政治指挥!”这是小斯和托洛茨基的意见,他们觉得军 委越线了,按照党指挥枪的原则,军 委应该服从政 治局的意见。

    但是以李晓峰所代表的大部分军 委委员们却不这么认为:“术业有专攻,政 治局统筹全局不假,但是军事方面军 委才是内行,让外行去指导内行,这不是笑话吗?一旦最坏的局面出现了,最后是政 治局负责还是军 委负责?”

    军 委的表态言外之意就是将军,意思就是万一第6和第16集团军全搭进去了,第聂伯河防线也没守住,最后依然让德军长驱直入,这个责任归谁?如果政 治局愿意为此立军令状,那军 委就执行。而政 治局自然不会立这种军令状,万一军 委放水故意让他们背锅怎么算?

    总而言之,是根本就谈不拢。于是乎更有意思的情况出现了,图哈切夫斯基以总 参谋部的名义直接给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发命令,要求他们不准再后退一步,必须严防死守。

    但是图哈切夫斯基的命令刚刚到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的指挥部,特里安达菲洛夫就以莫斯科中央军区司令员的名义下命令,让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以空间换时间,只留下少数部队在第聂伯河两岸阻击德军,主力立刻向后撤退至布良斯克。还要求他们在布良斯克构筑防线并等待援军汇合。

    两道截然不同的命令可是为难坏了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究竟该执行谁的命令呢?当然,后来我们能看到,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最后执行的是特里安达菲洛夫的命令,原因是特里安达菲洛夫乘坐直升机亲自赶到了罗科索夫斯基和卢金的面前,要求他们今后一切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