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4 大变化 (第2/8页)
击落了45架来犯敌机。还有大量的轰炸机因为躲避敌机而提前丢弃了炸弹,最后的轰炸效果只能说很不理想。 一时间,轰炸机部队,尤其是四发重型轰炸机部队是怨气满满,流言蜚语是络绎不绝,甚至阿尔克斯尼斯又一次找到了李晓峰,只不过某仙人用两句话就给他打发了:“这次空袭不成功,不光有战术问题,更主要的问题在于天气以及沟通协调不畅,而且一次失败说明不了什么!” 好在苏联现在拥有让李晓峰说这番话的底气,随着战争机器全速运转,红军在补充消耗和战损的能力上超出了德国几倍。哪怕是一架四发重型轰炸机在敌人的控制区域损失意味着十名以上的空勤人员损失,但苏联的航校源源不断地输送着经过良好培训的后备人员。几大飞机制造厂的流水线上,一架架庞大的轰炸机机被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来。而与苏联相反,德国的战争机器始终处于半开不开的状态,而且德军缺乏四发远程轰炸机,基本不能威胁苏联远在纵深的工业基地。此消彼长之下,德国人只会越来越弱。 并且红军的空军将领也在飞快的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地完善新战术的细节。到了1942年12月初期,史称为重大一周的大规模空袭拉开了序幕: 12月3日夜,红军空军第一集团军大举空袭华沙。 12月4日,尽管天气不佳,红军空军第一、第二和第五集团军出动了16个轰炸机团超过700架轰炸机在18个战斗机团大约800架战斗机的掩护下空袭了柏林、德累斯顿。此次作战中,红军轰炸机损失轻微,而上面那两座历史名城则陷入了战争爆发以来最沉重的伤痛之中。 12月5日,天气依然恶劣,红军没有进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