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80 解职 (第7/9页)
的份。而乌博列维奇在亲自观看了这一套战术的实施之后,立刻向军 委建议:“应该立刻恢复以mb-lt-36履带步兵输送车底盘的自行高射炮项目。在未来的大纵深作战中,敌人的空中力量将是我军装甲突击集群的心腹大患。没有高射火力伴随掩护的装甲集群生存性堪忧!” 乌博列维奇的建议自然是分量十足,之前重视装甲集群野战防空的只有李晓峰,其他高级将领认为有前线航空兵的掩护就足够了,但现在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 很快列宁格勒的相关设计局就接到了任务,要求他们在一个月内基于mb-lt地盘搞出自行高射炮,具体要求是能够伴随坦克营或者机械化步兵营向前突击。 说起来,战时效率就是高,尤其是这个项目引起了科京的高度重视,这位亲自出马,在三个星期内就拿出了三个方案。 方案一最简单,就是将四联装14.5毫米高射机枪装上mb-lt的底盘,相当的简单甚至可以说简陋。自然的这个太过于简陋的方案很快就被淘汰。 方案二稍微复杂一点,就是将双联装 m1939 l63式 37 炮装上去,这个方案似乎还不错,但是总 装备部很快就发现,这极大的浪费了mb-lt底盘。用这个昂贵的底盘搭配双37太过于奢侈。 所以很快新的方案又下达给了科京,命令他用t-26和bt系列坦克的底盘继续进行研发,而这也就发展成为zsu-37自行高炮。不过该炮产量并不是很大,原因是t-26和bt系列的底盘不理想,性能有限。 而最后发展成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