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7 暗流 (第3/8页)
关键时期,希特勒是命令不惜代价的抽调兵力准备孤注一掷的,而被抽调的正是围攻敖德萨的罗马尼亚人,这里的二十多万大军哪怕抽调走一半也能对库尔斯克起到致命的影响。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敖德萨的守军站了出来,发动了一轮轮反击,用猛烈地反击将当面的罗马尼亚人留了下来。在一周的时间里,罗马尼亚人动弹不得,而正是这一个星期,让他们永远也赶不上库尔斯克战役了。 当时托洛茨基如此说道:“不得不说,在战略方针上安德烈.彼得洛维奇同志看得比我们长远。在大部分人都主张放弃敖德萨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主张继续坚持,认为坚守敖德萨具有战略意义,可以牵制大量的敌军。而在库尔斯克战役的末期,这种坚持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敖德萨反击战,将有十万以上的罗马尼亚军队涌入库尔斯克,而那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李晓峰的先见之明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而敖德萨的重要性也被军.委和政.治局普遍认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虽然战役的重点依然在白俄罗斯,但是军.委并没有因此忽视敖德萨,在兵力很紧张的情况下,依然在增强敖德萨的防御力量。 截止到1942年11月,敖德萨守军的兵力第一次接近了包围他们的敌人。而此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要不要进行一次反击,赶跑敌人。 对于这个问题,哪怕是一直支持敖德萨的李晓峰都表现得十分慎重。因为布良斯克和基辅那边的形势十分紧张,尤其是基辅,这座刚刚被收复不久的城市又一次被敌人大兵压境,军.委更倾向于先解决基辅的问题。 可能有同志要说了,基辅和敖德萨相隔千里,完全不相干么。话不是这么说的,全局是一盘棋,红军的总兵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