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80 东波兰的陷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0 东波兰的陷落 (第8/8页)

央方面军跟进增援,而现在中央方面军的主力还在从大卢基、斯摩棱斯克一线赶往明斯克的途中,仅仅依靠前线现有的部队,根本就挡不住德军的新一轮进攻,到时候又得打成添油战,白白浪费了红军的有生力量。

    持有后一种意见的以李晓峰和伏龙芝为代表,而持有前一种意见的则以斯维尔德洛夫、托洛茨基和图哈切夫斯基为首。可能有同志要说,难道图帅又抽风了?

    凭良心说,这回真不是图哈切夫斯基抽风,经过前一段的打击,图哈切夫斯基也知道,想要靠西线现有的部队稳固战线是痴人说梦,仅仅从军事角度出发,他也支持后一种意见,认为最保险和安全的做法是继续大踏步的撤退。最好是同时严格地坚壁清野,拉长德军的战线,只要坚持到10月份,基本就可以将战争拖入消耗战和持久战的轨道,而这对苏联是有利的。

    那为什么图哈切夫斯基还要支持第一种意见呢?还是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从军事角度说,大踏步撤退时合理的,但是从政治角度说,这就是相当的不合理了。

    不管是托洛茨基还是斯维尔德洛夫都不喜欢看到红军一枪不发就放弃格罗德诺、沃尔科维斯克和布列斯特一线的国土,这么搞压力会非常大,会有人说:“托洛茨基。斯维尔德洛夫,你丫的都是嘴炮,口里喊着保家卫国绝不让敌人占领一寸国土的口号,实际上却仓皇逃跑,拱手将大片河山送给敌人,这就是卖国,你们俩就是卖国贼!”

    这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想到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同胞要接受纳粹的奴役,这两位也不忍心,他们始终有种幻想——认为德军经过这一轮狂攻,也累了,也该歇歇了,而红军在本土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怎么就不能稳固防线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