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55 巴巴罗萨(5)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5 巴巴罗萨(5) (第3/9页)

不宜再树敌。但是李晓峰却觉得这是个机会,就算不马上对土耳其大打出手,也得营造出苏联很气愤、很受伤害的氛围来,而不是像托洛茨基和斯维尔德洛夫那样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

    咱们先把声势造出去,多少给土耳其人一点压力,免得他们以为苏联说话就是放屁,而且未来德国和日本的压力一旦减轻,咱们顺手就能将这笔账翻出来,到时候可以名正言顺的收拾土耳其。而现在这么搞,憋闷不说,未来就算要敲打土耳其,还得重新造声势,这多费劲啊!

    这大概就是李晓峰和托洛茨基以及斯维尔德洛夫的最大的不同,那两位还是太正人君子了,不像某人这么腹黑,最重要的是他们真心是想搞世界大革命,而某人却是一门心思的搞扩张。

    所以别看卫国战争爆发之前,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吵得天昏地暗,但是战争一旦爆发,这两位就摒弃前嫌同心协力的对准了德国,反倒是让李晓峰这个异类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不过战争并不是说同心协力就可以无往而不利的,斯维尔德洛夫和托洛茨基都支持图哈切夫斯基的以革命的进攻打败敌人的反革命进攻的针锋相对的战法,按照他们的要求乌克兰方面军重拳出击,一举冲到了华沙城下,似乎光复东波兰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危机却立刻就爆发了。

    先是前面说过的基辅和敖德萨危局,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在附庸国的配合下长驱直入,严重地威胁了基辅通向东波兰的补给线路,随着他们离基辅越来越近,乌克兰方面军的后勤问题也一天比一天严重。几十个师的兵力,尤其是千余辆坦克和十几万辆汽车每一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