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7 无谓的战斗(上) (第3/8页)
功绩,提拔赵锡光担任了第36军军长。 自然,胡宗南当时恐怕是相当不情愿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从这一次出兵绥远的部署也能看出,在第34集团军中,除开孔令恂和董钊之外,赵锡光算是胡宗南第三个不欢迎的人,所以也就给第36军安排在了第三位。 对此,赵锡光也是心知肚明,只不过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杂牌军想要在中 央军的压制下生存下来,无外乎三条路,要么像李宗仁、白崇禧一样势力庞大,让中 央军都不敢轻易下嘴,要么就如孙殿英一样用金钱开路跪舔老蒋,在或者就是豁出去一条性命敢打敢拼。 前两条就不说了,跟赵锡光没有什么关系,赵锡光算是走的第三条路子,通过战斗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间接的让胡宗南之流觉得他还有点用,从而保全自己。 当然,赵锡光并不是走这条路走得最牛的刮军杂牌军将领,还有一个人比他还要猛,抽空提他一笔,此人就是黄百韬。是的,就是那个在淮海战役中覆灭的第七兵团司令,他可真心是不折不扣的杂牌出身。 黄百韬毕业于河北工专工学部之后,投笔从戎,在北洋军阀、江苏督军李纯手下当传令兵。因为得到李纯的赏识,得以进入李纯主办的金陵军官教育团学习。此后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因为张宗昌(大名鼎鼎的三不知道将军)曾经是金陵军官教育团教官,跟黄百韬有旧,很照顾黄百韬。 1928年,黄百韬跟随张宗昌所部第6军军长徐源泉一起投靠蒋介石,并升任师长。不过当时光头可不知道黄百韬是什么菜,而且为了控制和吞并这些投靠的杂牌军,采取了将杂牌军将领保送陆军大学进修的办法解除兵权。 不过丢掉兵权对黄百韬也不算是什么坏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