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 尘埃落定(下) (第3/8页)
处? 李晓峰就认为,斯 大林留下的那些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可以团结的,此时正是他们最惶恐的时候,拉他们一把,比捅他们一刀有用得多。如果能够整合好这一部分实力,斯维尔德洛夫也算是在列宁退休之后重整了列宁派,终于将列宁派再次集合成了一个整体,这还愁干不过托洛茨基? 相反,举起屠刀乱杀一气,似乎是很痛快,但实则是自毁江山。看看赫鲁晓夫那个蠢货是怎么做的。彻底的搞臭和否定了斯 大林,好像很牛逼,但实际上却是挖断了自己的墙角,得罪了一大批老革命。时候一到,老头们就再次掀翻了他,好好地教给他该怎么做人。 搞政治不是快意恩仇,更何况江湖上快意恩仇的所谓大侠结局都不好,政治是追求利益的游戏,一切以利益为先。作为列宁派在朝中唯一的代表,斯维尔德洛夫决不能快意恩仇,而是要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取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列宁派的整体利益。 在之前的政 治局会议中,列宁为什么飘飘然的就走了,导师大人是哀莫大于心死,还是真的高风亮节?恐怕都不是,列宁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学生背叛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已经让导师大人产生了足够的抗性。 更何况斯 大林的所作所为还不像那两个奇葩那么突然,在前往莫斯科的路上,列宁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而且最后的结果也没有那么坏,斯 大林的阴谋基本上被粉碎了,对党、国家和列宁派并没有造成绝对意义上的重大损失,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 至于高风亮节?导师大人确实具有高风亮节的素质,但是如果他一手打造的列宁派面临生存威胁,很有可能四分五裂一蹶不振的时候,你觉得列宁会玩什么高风亮节吗? 恐怕从他抵达莫斯科的那一刻起,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