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8 一声巨响 (第6/8页)
还是体积都不如人意,真正考验苏联的还是热核武器,也就是氢弹。 原子弹到氢弹之间要上一个超级大的台阶,这么说吧,学会了做原子弹等于是就是初中生的水平,而氢弹则是实打实的大学水准。让初中生去考大学,难度自然是超级高。 而从后来的历史看,这一道坎能卡主世界上99%的国家,大部分有点实力的国家或者地区流氓顶多也就是原子弹的水平,比如说印度、巴基斯坦,或者还要算上后来的曹县。 氢弹的难点在于其构型,是的,不是原理而是构型,因为上过初中物理课的学生就能理解热核武器的运作原理,都会说就是用原子弹引爆产生的高温高压点燃氘或者氚元素,不就是核聚变么,有什么难的? 但实际上就是很难,因为上面的理论仅仅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设想,人类最初的氢弹试验中很快就发现用原子弹做扳机有不可回避的问题,因为刚刚爆炸的原子弹迅速将氘和氚炸飞了,仅仅只有少量的氘和氚发生了反应,大部分的氘和氚都浪费掉了。 这个问题就是难路虎,怎么样确保氘和氚参与到后面的聚变反应中去,困扰着科学家。首先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美国人,也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泰勒-乌拉姆构型,然后据说苏联窃取了这一构型,做出了苏联的泽尔多维奇—萨哈罗夫构型,再后来就是和谐国的于敏构型。 这些构型究竟是什么样的,是大流氓的最高机密,反正世界上99.999%的人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不过很可能都是利用的辐射内爆原因。 反正废话不多说了,就在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正准备投入试验前,李晓峰就大笔一挥比准了新的核武器研究计划——也就是氢弹的研究计划,为了抄近道,他这位甚至直接从聚宝盆里购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