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2 暗战(中) (第6/8页)
出到波兰呢?那时候,如果之前就钉死了势力范围,那英国和美国岂不是要吃大亏? 经过全盘慎重考虑,不管是罗斯福还是丘吉尔都一致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含糊点好,别太早把话说死了,未来的事儿谁能说得准呢? 当然,这样一来肯定给了苏联可乘之机,至少李晓峰不觉得比历史上强大得多的红军会比历史上干得更差,德国这块地盘他是要定了。 解决了最关键的西欧势力划分问题之后,谈判进入了快车道,在第三天完善了相当多的细节问题。比如美国提供给苏联的援助数量,比如苏联何时对日宣战。当然在其中英美觉得最重要的一个细节就是——严禁缔结协约的任一一国政府同德意日轴心单独议和。 主要是一战中他们被坑怕了,担心苏联到时候又撂挑子,要知道列宁那一批“厚脸皮”可是全部都活着,反正英美是十分怀疑导师大人和托洛茨基的节cao问题。 对此,李晓峰自然不会有意见,此一时彼一时,彼时俄国是不得不壮士断腕,而此时则是扩大地盘和影响力的好事,干嘛要放过德国佬? 实际上李晓峰更担心英美在这方面出幺蛾子,因为这两家的节cao才是碎的。尤其是在未来苏联极大地拓展了在西欧的势力范围之后,为了抵制苏联的扩张,这两家更可能同德国议和,而且历史上德国人也有这方面的意思。如果出现英美和德国议和,利用德国抵挡苏联扩张的情况,李晓峰并不会特别惊讶。所以现在英美言之凿凿地敲定死这一条,他自然也不会有意见。 在英美苏三国在关键性问题上达成一致之后,接下来的议题就从三国开始拓展。按照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意思,反法西斯不仅仅是英美苏三国的事情,全世界面临法西斯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