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2 人心难测(上) (第5/8页)
更符合他的口味。 之后,古比雪夫经过一番试探,还发现了李晓峰的另一个优点——实用主义作风。只要是有用的人,他不太计较跟脚。对于古比雪夫来说,这就太愉快了,很快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后,古比雪夫就同李晓峰走得很近了。 而这一次,收到李晓峰的邀请之后,他是欣然赴会,古比雪夫觉得自己总算又一次找到组织了。而李晓峰也没有意外,在这一次“聚会”中,他毫不犹豫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政治野心,这让古比雪夫是喜出望外。 像古比雪夫这样的人,最担心的就是跟了一个庸庸碌碌的老大,而现在,李晓峰明确无误的表示了自己的野心之后,他最后一点顾虑也消失了。甚至古比雪夫暗自给自己算了算,1888年出生的他,今年刚刚五十二岁,按照列宁的规定,还有十几年顶峰期,下一届老托无论如何都要滚蛋了,以李晓峰此时在党内的地位,在下一届至少能争二把手,而有二把手挺他,转为正式局委还不简单。 而且就算到了1945年,他也才57岁,离65岁的红线还远,在下下届,说不定李晓峰就可以向最高的那个位置发起冲击,到时候,虽然他已经62岁了,但毕竟没到65岁不是,马马虎虎再混一届局委应该也没有大问题。 更何况,古比雪夫不是一般的看好李晓峰,认为不需要到1950年,在1945年他就能对斯维尔德洛夫产生极大的冲击。为什么古比雪夫这么有信心呢?源自他对斯维尔德洛夫集团的客观分析。 在古比雪夫看来,斯维尔德洛夫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在的两架马车之一,未来的最高权力接班人,不是他的领导能力有多突出,而是占据了两个有利条件——头一个是列宁欣赏他,实话实说,十月革命时期,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