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3 小国的悲哀 (第5/10页)
很显然犹太人已经完全倒向了苏联,而这就意味着英国的中东政策彻底的破产了。 自然的英国人不干了,此时阿伯丁还没有发现油田,而爪哇的油气田又在二战中损毁严重,一瞬间大英帝国的石油安全变得一点儿保障都没有了。后世的****都知道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都是满世界的找石油渠道。英国自然是更加明白这个道理,而中东的石油资源就不用废话了,可以说英国要想重新回血,就必然要抓紧中东。很自然,不管是为了讨好阿拉伯人,还是搞石油,还是反击苏联,英国于情于理都要敲打犹太人,这是必然的选择! 所以,在苏联表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之后,英国也立刻就表示反对:“犹太人的生存状况已经大大获得了改观,而且业已在东普鲁士定居的他们完全没有必要返回巴勒斯坦……犹太人大量涌入巴勒斯塔只会增加地区的动荡和冲突。所以英国政府认为此时不宜谈什么犹太复国,犹太人应该更加克制!” 这一番声明几乎是全盘否定了之前的贝尔福宣言,也宣告了英国的犹太人政策进行全面的调整。并且这还不是最厉害的,作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人想在巴勒斯坦搞事实在太容易了,二战结束之后,没有了纳粹的牵制,英国人完全可以腾出手来消灭巴勒斯坦当地的犹太民兵。实际上英国人也是这么做的。 五月十五日,也就是纳粹投降的第六天,根据丘吉尔的命令,皇家空军的一只空降兵部队就被紧急部署到了巴勒斯坦,紧接着相当数量的英军离开法国转道前往埃及西奈半岛。这些动作很明确的表示出了英国的强硬态度。 这是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