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17 再接再厉 (第6/8页)
家长式作风压制得很苦的远东红旗方面军军官大有久旱逢甘霖之感。 不光是指挥上很开明,李晓峰也没有在政治上大做文章,不像梅赫利斯那种动不动就上纲上线,或者扣帽子。相反,他一直在给军官减压,一直强调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担心因为战斗不顺利被惩罚。 如此双管齐下,远东红旗方面军指挥官总算开始发挥正常水平,这也让战斗变得更加顺利,损失也更小。 不过就在这一片和睦的氛围中,李晓峰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现在敌人的主力已经只剩下张鼓峰和沙草峰两处阵地,收复失地对我们来说不过是个时间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调整战役目标,我军应该以全歼对面敌19师团为目标,争取一次性地给予敌人最沉重的打击,让他们在未来的几年之内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李晓峰的要求让远东红旗方面军的高级指挥官们很为难,因为之前军 委的命令可是摆在那里——不准备越境。虽然之前某人攻占了黑山高地,这也属于越境,但是这种小打小闹的越境,跟大张旗鼓地将主力渡过图们江全歼敌人的性质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军 委真要追究,谁去扛这个责任。 “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李晓峰很清楚将领们担心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就抗下了责任,“现在谈一谈具体的战役规划,经过休整的第32、第40步兵师以及第2机械化旅从张鼓峰上游渡河,从侧面包抄敌第19师团……” 其实李晓峰的作战计划没有什么新鲜的,甚至可以说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总结起来就是迂回包抄四个字。可能有同志会觉得这也太简单了,是不是有些儿戏呢? 一点儿都不儿戏,如今第19师团的主力都困在了张鼓峰,图们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