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69 戈梅利(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9 戈梅利(中) (第2/8页)

克的第一道屏障,阻止、延滞敌人的推进,尽可能多的牵制、削弱对方的力量是你们的职责。帝国需要你们用勇敢和牺牲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当然,要塞理论并不是希特勒的原创,自古就有,但是当人类的脚步跨入20世纪中叶之际还对这种中世纪的战法抱有幻想的话,那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愚蠢!

    希特勒始终认为自己的日耳曼军队是绝对可以信赖的,即使是四面楚歌的情况之下也能坚持到最后。既然暂时已经耗尽了所有能够用于突击的装甲力量,指望通过进攻的方式打败俄国人暂时是不可能了,那么希特勒很自然的就开始认为苏德战线上那一座座星罗棋布的城市,不!是要塞能够挡住红军进攻的势头,为德军回血争取时间。

    这是个好办法吗?应该说绝对不是,因为真正正确的做法是机动防御和缩短战线(当然也包括缩短补给线),但是这么做就意味着必须放弃得来不易的战略纵深!

    借此腾出手来的德军机动力量能使反击变得更加有力,虽然这并不能和胜利划上等号,因为仗还是要靠士兵一枪一弹打出来,但毕竟还有进攻翻盘的机会。

    但希特勒认为如果将自己辛苦打拼出来的地盘如此轻易地拱手让人,必定会给本已低迷的士气带来更为消极的影响。

    实际上类似的错误红军也犯过,在卫国战争初期,一直期望御敌于国门之外和保住每一寸国土的他们同德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对攻战。实际上当时放弃东波兰缩短战线进行防御作战才是上策!

    牵制 消耗 反击=稳定战线,至少从逻辑上讲希特勒的小算盘并没有打错。退一万步讲就算前线有什么闪失,德国人还能有更多的回旋余地,相信这些不是那些整天埋怨元首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