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46 下刀子 (第4/8页)
李晓峰的主张,先借德国之手削弱英法,为将来苏联面临封锁时减少压力,这个办法他也想过。但是前面说了,他觉得不保险。如果德国连英法都能够击败,击败比英法还要弱的苏联很困难吗?他认为李晓峰的主张就是走钢丝,就是在刀尖上跳舞。作为苏联的最高领导人,他不能这么去赌,宁愿选择慢慢同英法磨牛皮糖! 托洛茨基的忧虑有道理吗?自然是有的,但是李晓峰却认为托洛茨基的这种想法就是温水煮青蛙,看似选了一条风险小的道路,但同时未来承担的压力将非常大。因为在未来苏联将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英法的打压,还有一个恐怖的美国没有登场,如果不能在二战中尽全力削弱以英法为首的老欧洲的实力,让美国人将这些老欧洲整合起来之后,苏联几乎没有赢的可能了。 也就是说,李晓峰认为,在二战中赌一把,苏联未必比历史上更惨,而不赌却一定是比历史上惨的。这就是他跟托洛茨基最大的不同。 苏联的选择很快就被全世界观察到了,之前当红军大规模调动的时候,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都是高度紧张,只不过前者是因为看到了希望而紧张,而后者是因为恐惧而紧张。只不过让全世界都没有想到的是,俄国人上百万大军调动折腾了一番之后,就没了动静,仿佛是一个昏睡中的人无意识的伸了个懒腰而已。 反正英法很快就从希望变得绝望,丘吉尔之前已经草拟了一个三国同盟协定,准备再次飞赴莫斯科一趟请托洛茨基签字,谁料到俄国人很快就没了动静;至于希特勒,那是差点吓得心脏停止跳动,有那么一刻他以为自己真的完了,当收到俄国并没有进一步行动的确切情报之后,这个疯子是喜极而涕。 “用最快的速度消灭敦刻尔克的英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