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24 消化不良 (第2/8页)
这个空前发达究竟要到什么样的程度,说实话,就跟有关部门是一个路数的,都是一个很模糊的指标。反正哪怕是到了21世纪,世界一哥美帝的老百姓是还没过上老马梦想中的生活的,至于比美帝还要壕的中东油霸和北欧圣母,虽然日子是过的不错,但是要说彻底的实现了大同,也是扯淡。 反正到22世纪看看老马的预言能否实现都是个问题。而且在李晓峰看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物质的丰富程度,而在于人心没有止境。这么说吧,一百年前,华夏人普遍在贫困线以下挣扎,那时候对普通老百姓来说能不打仗有安宁日子还能吃上饱饭就是大同社会了。 而一百年后呢?华夏老百姓的欲望还仅仅是吃饱肚子吗?恐怕顿顿有rou吃有衣穿都算不上啥天堂。找老婆都得有房有车,而要实现所谓的幸福感恐怕代价更高。 而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一百年前顿顿有大米白面就算幸福,而今天有房有车都是最基本的。生产力的进步真的能跟上人类欲望的拓展吗?这么说吧,人类的眼睛总是只盯着生活比他们好的那个群体,人家有的他也想要有。 客观上说这促进了竞争有利于人类发展生产力,但与此同时随着欲望的膨胀,当这些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凭什么你丫开汽车老子就得蹬三轮?凭什么你丫住着豪华别墅,老子就得租房?这种比较在正常范围之内,是有益的,但是当社会两极分化严重的时候,这种比较就会放大人心中的负面情绪。 苏联的情况就是如此,你想想,如果特权阶级仅仅比普通老百姓强一点,负面情绪还会那么强烈吗?当你丫一个堂堂中央委员都只能踩自行车上班,那普通老百姓还会觉得走路坐公交不公平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