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373 电子战(下) (第8/8页)
时,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的夹角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当我们调整好棱镜或是反射镜的位置时,我们才能重新建立直角三角形,便能从棱镜或反射镜位置得出的角度改变量,这样就完成了测距。 只要明白勾股定理的就都会知道,两个取景窗之间的距离直接决定着测量的精度,当两取景窗之间的距离越长的时候,测距器的精度也就会越高。 说到这大家就会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说起战列舰的光学测距仪时非常强调“基线”长度,“基线”越长自然精度也就越高。但是“基线”越长也就意味着体积越大。而对于坦克一类的装甲车辆而言,不要说战列舰级别的十米基线级合像式测距仪,就是炮兵用的一两米基线的测距仪都用不了。 但是坦克也需要测距不是,在没有激光器的年代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有,德国人就想出了办法,他们发明了体视式测距仪(名字更绕口了是吧?) 体视式测距仪其实原理跟合像式测距仪很相似,大致是这样的:测距仪左侧的透镜组通过类似横置的潜望镜的反射镜系统使目标在测距仪中间的左目镜中成像。同样的,测距仪右侧的透镜组也在测距仪中间的右目镜中成像。 然后测距人员用双眼分别通过左、右目镜同时观察。此时看到的图像是测距仪两端对同一目标所成的像,同样存在视线夹角,测距人员可以感觉到该像的距离。 接下来测距人员cao纵测距旋轮使目镜中的菱形光标前后移动,直到测距人员感觉到菱形光标与目标的像重合(压住目标),此时在与测距旋轮连动的刻度盘上可以直接读出已经换算出的距离数值。 体视式测距仪远距离的精度相对较好,对于高速运动目标的捕捉能力比较强,算是是一种“比较”精确的测距仪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