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3 空军的问题(中) (第9/9页)
切夫斯基对直升机的认知跟叶戈罗夫没有什么不同,他更重视的是空降兵。而且随着战争迫在眉睫,航空工业必须向战斗机、攻击机和轰炸机倾斜,这就导致直升机的发动机来源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产量自然是极其有限了。如果不是李晓峰一直在强调直升机的作用,总 参谋部会毫不犹豫地砍掉这些竹蜻蜓,将宝贵的发动机用于战斗机和轰炸机。 为了解决直升机部队的困境,李晓峰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从美国进口发动机应急,另一个就是拆东墙补西墙。 怎么个拆东墙补西墙呢?很简单,在1939年以前红军不是生产了大量的伊-15和伊-16系列战斗机吗?这两型战斗机使用的就是m-25及其发展型号m-62。在卫国战争爆发之后,这些老掉牙的伊-15和伊-16很快便被证明价值有限(甚至不能用于培养飞行员)。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批战斗机要么很快就会被德军摧毁,要么就是慢慢的在机场上烂掉。但是在李晓峰看来,他们还是有价值的,至少他们的发动机有价值。他准备向政 治局和军 委建议,拆除一部分价值不大的伊-15和伊-16,将发动机转用于直升机的生产,这也算是废物利用了不是吗?至少在李晓峰看来,这是好事。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建议刚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图哈切夫斯基的坚决反对:“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战斗机,这时候怎么能人为的裁减战斗机部队的数量呢?就算伊-15和伊-16价值有限,那作为战斗机或者攻击机也是有价值的,而将它们拆解,将发动机用于直升机,那才真是毫无价值可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