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2 制导武器 (第7/8页)
的方案,换成了无线电驾束制导。很简单,给轰炸机装一部制导雷达,投弹手目视发现目标之后,将雷达对准目标发射无线电波。而导弹装上雷达波接收天线,然后顺着机载雷达电波的方向飞,这不就能准确制导了! 应该说这个想法是很不错的,工程上也能够实现,而且也简单,投弹手其实就相当于干了一个打手电的活,剩下的都交给导弹自己了。不需要人为的cao控,多简单啊! 简单吗?恐怕一点都不简单,为什么?当年的雷达性能太差,而空军使用的瞄准雷达实际上就是海军雷达制导导弹项目的副产品,这是一种圆锥扫描体质的单脉冲雷达。 这么说吧,这种雷达的波束中心线(即波束最强辐射方向)与天线机械轴(即波束旋转轴)成一定角度。当雷达天线连续旋转时,波束便绕着机械轴旋转扫描而形成一个圆锥体。 而前面说了,空军的设想是导弹沿着波束的方向飞。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导弹在空中不是直线飞行,而是跟波束一起绕圈,呈现螺旋状飞行轨迹。 导弹在空中打转转可不是什么好事,将直接影响攻击的精度,而且这还是最轻的,你想想,载机在空中也是要机动的,雷达波束自然也会跟着扰动,一个弄不好,导弹就会丢掉波束,结果自然是没办法击中目标。 经过长久的实验,空军发现,这种雷达制导的方式不是不可行,而是极大的限制了载机的机动,这么说吧,除非载机四平八稳的做直线飞行,否则导弹几乎不可能击中目标。 战场上轰炸机敢这么四平八稳的飞吗?肯定不行的,那等同于活靶子。所以这个看上去很有希望的驾束制导方案也被放弃了。万般无奈之下,空军只能朝电视制导这个方向努力了。 所谓的电视制导,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