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59 危险! (第5/8页)
的回忆录里还酸溜溜地说道:“原本我们可以在1942年就结束战争,可是一些毫无战争想象力的保守派葬送了这样的可能。红军在华沙城下功亏一篑,酿造了二战历史上最大的遗憾和错误!” 由此可见,图哈切夫斯基始终坚持死攻华沙,准备在华沙城下撞穿南墙。但是,哪怕是当时支持他的亚基尔和哈列普斯基后来也承认:“我们低估了德军的战斗力,一开始以攻对攻除了导致红军付出了大量的伤亡,以及造成乌克兰防备空虚之外,就没有更多的作用……继续进攻华沙,很有可能导致最糟糕的局面出现,从后来的情况看,我们不仅不应该继续进攻华沙,相反撤退得还太晚了……” 其实,如果总 参谋部切实地执行军 委的命令,撤退并不算晚,而是恰恰好。从战后的资料看,如果当时及时的撤退,德军恐怕不能马上反扑,应为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而图哈切夫斯基拖拖拉拉的指示总 参谋部拖延时间,导致乌克兰方面军没能及时撤退,正好在撤退的同时遭到了德军蓄力已久的凶猛反扑,导致损失惨重。 事情是这样的,图哈切夫斯基当时依然想在华沙碰运气,所以一面指示总 参谋部多搞几个撤退方案,而且越细致越好。总所周知,越细致的方案就越消耗时间,而且执行起来也麻烦,不可避免的要导致扯皮。 乘着这段时间,图哈切夫斯基继续指示亚基尔敦促乌克兰方面军主力继续猛攻。大概图哈切夫斯基觉得,说不定不等撤退计划制定出来,华沙就已经重新回到红军手里了。 不过事情没有图哈切夫斯基想的那么简单,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红军的猛攻等同于踢到了铁板,不光未能夺回华沙,反而将最后的预备队消耗在了这种毫无意义的进攻当中。当红军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