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513 导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13 导弹 (第7/10页)

有点太超前。而且对于当时的苏联红军来说,这种武器也没有必要也用不起。

    所以,因为不能停止t2项目,而李晓峰又想获得一款战术巡航导弹,不得不在1945年给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下达了一个补充项目。后来这个项目被称之为t2-1,或者叫亚音速战术巡航导弹项目。

    这一回李晓峰可是给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规定死了指标,最大射程五百公里、弹头重量500公斤、最大速度不超过0.8马赫,总重量不超过两吨,并要能够命中圆周半径100米内的目标。

    对于拉沃契金和米亚舍夫来说,前面几条指标都是毛毛雨啦,最要命的就是最后这一条,这个命中精度的要求是在是太高了。要知道他们设计的rss-40和v-350命中精度是10公里,这尼玛简直是要老命了。

    反正最后这条指标是死死的难住了两位设计师,一直到1947年当苏联的激光器件有了突破,搞出了精度更高的激光陀螺之后,这个精度指标才实现。而在此之前,拉沃契金的v-360和米亚舍夫的rss-41精度都只有300米,说实话,真心是不好看。

    当然,这种导弹实际上在1945年6月就进入了实战。有四枚刚刚出场的试验型号被送往了德国,实弹攻击了位于英美盟军前进路上的一座关键性桥梁。至于结果,用苏联官方的说法是,导弹圆满的飞行了三百千米,将一吨重(减少燃料可以换装更大的弹头)的高爆弹头比较准确的投向了目标,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当然,实际上四枚弹头都偏离了目标,离目标最近的那一枚也足有90米远,基本上桥梁只受了轻伤。最后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