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61 暗战(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1 暗战(上) (第2/8页)

没钱自然只能散伙。但是借助外部力量必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世界上从来不会有免费的午餐。

    所以戴高乐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利用外界的矛盾左右逢源,为法国的重新崛起赢得时间和机遇。作为一个政治家,戴高乐很清楚,在消灭了纳粹之后,世界格局必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苏联和美国的国际地位肯定是水涨船高,英国的地位必然下降。他既然不愿做英国和美国的走狗,那就只能稍微靠拢一点苏联,利用苏联的影响力抵消来自英美的巨大政治压力。

    基于这样的考虑,戴高乐自然要对李晓峰另眼相看了,而且法国人心里其实还有另一本账,法国和苏联在历史上除了拿破仑时期很糟糕之外,其余的时候关系是不错的,一度形成了对抗英国的法俄同盟,如果不是德国作死,这种同盟恐怕会存在更久。

    甚至在二战前夜,法国还差一点同苏联达成了有限度的同盟关系,可惜的是法国战败得太快,没有落实同盟就完蛋了。

    不过这些在戴高乐看来都不是问题,既然大家有同盟的基础和传统友谊,未来在合作一把也不是啥大问题。更何况,他追求的并不是同苏联结盟,而是“养寇自重”。在未来英美和苏联的对抗是主流,完全可以利用这两大集团之间的对抗给法国谋求一条更舒坦的复兴之路嘛!

    说白了,戴高乐就是打的左右逢源的主意,而且他认为以法国政治地位和工业经济基础,完全能玩这一套手段。所以,提前接触一下苏联的代表,搞好一下关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戴高乐没有想到的是,罗斯福看穿了他的想法,而且对他隐藏的个人野心是相当的警惕,甚至罗斯福一度对丘吉尔说:“他想要当第二个拿破仑,做法国的大独.裁者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