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番外 凋谢的老革命 (第6/7页)
息,但是跟斯.大林之流相比,他们又要特殊许多。 比如说加米涅夫,比如说季诺维也夫,比如说柯伦泰。 失势之后,加米涅夫被剥夺了一切职务,被分配到奥伦堡的一所大学教书,培育过一些人才,但是其政治倾向始终是个问题,最后的几十年里除了骂列宁、骂托洛茨基、骂斯.大林、骂李晓峰、骂斯维尔德洛夫之外就没有别的爱好了。他留下了大量的这方面的文稿,最终在1940年抑郁成疾黯然死去,1960年其遗体被送回了莫斯科,埋葬在了他的出生地。 季诺维也夫比加米涅夫过得稍微好一点,因为从根本上说这是一个始终处于摇摆状态的人。失去权柄之后,他没有像加米涅夫那么激愤,平静(看上去如此)的接受了这一切,一直在基辅的大学从事早期共.产主义历史的整理工作,后来出版了一本《早期共.产主义历史研究》的专业书籍,1962年在基辅病逝。 柯伦泰倒是比上面这两位过得精彩的多,同德宾科离婚之后,这位女权主义者又经历了三次失败的婚姻,在革命后半程中,她的工作重点已经转为了妇女解放上,长期担任全联盟妇联主席。1952年死于莫斯科藏并安葬在新圣女公墓。 进入到六十年代后,老革命的凋谢呈现出爆发性趋势,越来越的老革命熬不过七八十岁这个关口,几乎每个月都要开追悼会。以至于某一段时间李晓峰和雾风耶维奇的宝贵时间要被追悼会占据一大部分。 但是就算这种“无聊”的仪式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但是不管是李晓峰还是雾风耶维奇都没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