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78 逃亡之路(上) (第3/8页)
是溃散。”当然对于撤退的亲历者,这段经历就不那么有趣了,红军的“刺刀”已经抵在了他们的菊花上,让他们必须时时刻刻加快脚步,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宿营休息睡个好觉更是天方夜谭,最多也就是在马路上歇歇脚然后就得继续撒丫子狂奔。 对于缺少机械化能力的逃跑者来说,每天能走上20到30公里已经很不容易,所有被认为是多余的东西都被德国人和罗马尼亚人毫不留情的抛弃了,汽车或者是马车都被塞得满满的,连大部分军官都得徒步逃跑,只有伤员才能享受一点优待。 为了保证大部队能够顺利撤退,德军还不得不留下一部分部队殿后阻击。但事实证明在这个平坦而有缺少足够地形作为掩体的平原上,不会有个人英雄般的表现舞台,从头顶呼啸而过的“黑死神”很快就会蹂躏一般把地面上所有的暴露目标炸得四分五裂。而德军少数的坦克和突击炮又很难给潮水一般涌过来的红军t-34和t-35制造太多的麻烦。 很显然能否在红军的追兵抵达之前凑够足够一战的力量和坚固的防线就成为了后方的罗马尼亚人和希特勒最关心的事情。元首不得不紧急从法国、挪威一线抽到兵力,以火烧屁股的速度投入到罗马尼亚这个烂泥坑中。 在布勒伊拉市城防司令康拉德少将很清楚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主力部队抵达,尾随而来的必将是难以计数的红军追兵。他果断的依托城北一处有利地形布置了手头仅有的那一点兵力——三个步兵营、六个炮兵连和一些突击炮构筑了一个相当坚固的阻击阵地。康拉德希望自己能给主力重新站稳脚跟多争取一点时间。 果不其然,很快红军第37集团军的先头快速集群(第60坦克师)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