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1 想当年 (第3/10页)
门是搓搓有余。三百门le.fh18对苏联来说简直是毛毛雨啦。尤其是考虑到苏联同法国早已达成了一致,战后的德国将永远不能拥有军队,将以永久非军事区的形式存在,这些武器弹药对德国毫无意义,不如拿去送人。 之所以第一批只送给t共三百门,最主要的原因还是t共方面实在缺少炮兵方面的专业人才,之前苏联赠送的那些火炮就已经消耗掉了大部分准炮兵,这回再一口气组建五个炮兵团,实在是让t共都有些捉襟见肘,否则为什么特别抽30门le.fh18去教具?那就是为了赶紧壮大炮兵队伍。 除了炮兵之外,还有装甲兵,不过这方面t共就差得更远,人才更加缺乏。所以,苏联第一批给了大约100辆四号坦克。用于组建一个坦克旅及用于教学。 可能有同志又要问了,为啥只给四号坦克这种垃圾呢?老毛子也太小气了。实话实说,这真不是李晓峰小气,而是适合t共的德国坦克真心只是四号坦克。实际上如果不是德国人基本没有三号坦克了,李晓峰更愿意给三号坦克。原因很简单,坦克这个玩意儿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得适应国情,以华夏当年的那个基础设施水平,公路不发达、铁路也不发达,四十几吨的黑豹、五十几吨的老虎和接近七十吨的虎王怎么用? 更何况,这三种德军后期当家的坦克还是出了名的难伺候。可靠性差,动不动就抛锚出故障,以德军变速箱那个复杂程度,给红军的装甲兵都玩不顺溜,更别提素质更差的t共了。而四号坦克就没有这个问题,这玩意儿成熟度高、可靠性也高,维护更方便,而且体重较轻适合t共的国情。更何况四号坦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