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367 战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67 战斗 (第6/8页)

于连长,他的座驾已经在敌人的炮火攻击下殉爆,全车同志无一幸免。教训是深刻的,在战场上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大意,更不能盲目乐观。这是生存之战,为了生存,敌人一定会绞尽脑汁的用尽一切办法摧毁我们。如果不想被摧毁,你就得变得比敌人还要机灵!”

    其实类似的战例很多,不管是t-54,包括t-34和t-35在内,相当一部分红军装甲兵就是过于冒进而落入了敌人的陷阱,被反坦克炮或者铁拳所摧毁。从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之后,红军装甲兵专门下发了一个小册子,要求所有的坦克手都必须注意侧方的威胁。

    当然,这种事儿不是说想注意就能注意的,毕竟德国人相当善于伪装,不管是坦克还是反坦克炮他们都能伪装得天衣无缝。这让相当一部分缺少实战经验的红军坦克手实在难以招架。尤其是德国那些使用铁拳的反坦克小组,他们伪装起来更容易,一度给红军装甲兵制造了极大的麻烦。为了抵御这些善于从侧面偷袭的小毛贼,红军开始给t-54和t-35炮塔侧面焊接置物箱和增加裙板,这些由钢条组成的“鸟笼子”能够提前引爆铁拳,将破甲弹的杀伤力降到最低。

    而到了战争末期,当德国人穷途末路之时,生产了大量的廉价无后坐力炮和反坦克火箭筒,这些口径极大的破甲弹竟然能够威胁到红军t-34和t-35的正面装甲,为了抵御这种威胁,红军又紧急给这两种坦克炮塔和车体首上装甲加装了空心装甲。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回到故事本身。哲列洛夫还在继续写日记,经历过了一次惨重的失败之后,红军重型坦克营的指挥官们更加谨慎了,不再那么鲁莽的投入部队进行突击。而此时,第二次布良斯克战役也进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