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43 机械化部队存在的问题 (第6/9页)
馈来看,绝大部分时间里,他们都是使用履带行军作战,主要是轮履之间的切换很麻烦,而且行走系统也不那么可靠。” 李晓峰点点头继续说道:“bt-2和t-26还存在防护不够?火力薄弱的缺陷?” “是的,不管是bt-2还是t-26装甲略显单薄,在新一代反坦克武器面前显得……显得比较脆弱,而它们的火力又不足以摧毁坚固的工事,根据我们的判断,它们的生存性恐怕是很成问题。” 李晓峰又问道:“我还听说机械化部队的后勤保障压力很大?” 罗科索夫斯基顿时大倒苦水:“后勤的压力太大了,油料的消耗完全在我们的估计之外。至于坦克和装甲车的零部件消耗更是……这么说吧,为了保障演习能够正常进行,我们的后勤仓库里的所有备件都被消耗完了,甚至在演习末期,为了让坦克正常出动,我们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从演习的经验来看,坦克部队的出勤率只有30%。” 这确实比较尴尬,因为李晓峰很清楚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图哈切夫斯基时代只注重装备数量,而忽视后勤保障。采购的坦克装甲车辆总数确实不少,但是备件却不多,一旦出了机械故障,就得像罗科索夫斯基说的去拆东墙补西墙,一度的每三到五辆坦克才能“保障”一辆能够正常执行任务。 当然,这也不全是图哈切夫斯基的责任,因为当时的红军上上下下都有这个毛病,管理太官僚化太粗犷化。再加上苏联当时的工业基础和工业能力也不是很好,生产的出的产品跟纸面上的设计要求是有一段距离的,也就是说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