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11 难 (第6/8页)
条框框,但是整个人就像契科夫小说里的那个装在套子里的人。 这样的是不会犯错,但是对整个社会是有利的吗? 不会犯错的人永远也不会有创造性,也永远不知道变革的重要性,他始终是一成不变的,以固定频率沿着固定的路线行进,直到永远的消亡。 这样的人李晓峰是不喜欢的,规矩是要讲但是变成彻彻底底的教条主义那又有什么用?李晓峰更喜欢那些从实际出发处理问题的人,哪怕是这样的人学历和资历不够,他也照用不误,反而那些高学历、老资历只会泛泛空谈的家伙,他是看都懒得看一眼。 不过比较有趣的是,斯维尔德洛夫就很喜欢用这一类“高素质”人才,当然这不是小斯迷信这一类专家,而是类似于古人养士,他只需要这批学院派帮着摇旗呐喊壮声威,并不需要他们真正理论联系实际去办事。说白了,小斯也觉得这群人除了嘴有用,其他的器官都是废的。说起来这也是被逼无奈,谁让某仙人给了斯维尔德洛夫太大的压力呢?如果小斯没那么大的压力,估计他跟李晓峰的态度也差不多,更善于做实事的小斯也不喜欢嘴炮一族。 说起来十月革命的那一票顶层的老革命,其实都更喜欢做实事的人,原因也很简单,谁让布尔什维克属于**丝逆袭的典型呢?比起纯理论的东西布尔什维克敢说超越孟什维克?不可能,而布尔什维克之所以成事了,无非是他们更善于做事,而想要善于做事就必须用善于做事的人。当年的布尔什维克老革命里不识字的都大有人在,但只要他们能将事情办成功,列宁他们也是照用不误。 难道是越往后走,布尔什维克越来越专业化之后,只会玩嘴炮的的无能之辈是越来越多,小天真地图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